关键词 |
稳定剂酪蛋白酸钠,酪蛋白酸钠生产加工,酪蛋白酸钠营养强化剂,生产酪蛋白酸钠 |
面向地区 |
酪朊酸钠系高分子蛋白质,其本身在水溶液中可有一定粘度,在工业生产中,依生产工艺的不同,可有低粘度、中粘度和高粘度酪朊酸钠之别。高粘度产品一般在6%~ 7%浓度以下时呈牛顿流体,即其粘度与剪切速率无关;而在此浓度以上时,则具有假塑性,即其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下降,且比假塑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。低粘度产品通常在浓度l0%~ l2%以下时呈牛顿流体
在此浓度以上方具假塑性。影响酪朊酸钠粘度的因素很多,通常温度的影响较大。温度越高,粘度越低,其粘度的自然对数和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,即温度升高,粘度以自然对数级下降,某些盐类对酪朊酸钠粘度的影响也很大,如氯化钠
酪蛋白酸钠因其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,因而具有一定的乳化性。但其乳化性受一定的环境条件所影响,例如pH的变化即可明显影响其乳化性能。酪蛋白酸钠在等电点时的乳化能力小,低于等电点时其乳化能力可增大,在碱性条件下其乳化能力较大,且随pH增高而加大。酪蛋白酸钠具有很好的起泡性,其起泡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大,当浓度在0.5%~0.8%的范围内,起泡力大。钠、钙等离子的存在可降低其起泡力,但可增加其泡沫稳定性
酪朊酸钠在肉食品中的应用大致可分为3类: ① 肉糜类制品. 如多种肉肠。②碎肉制品, 如碎牛羊肉、汉堡包。③ 未经剁碎的肉制品, 如盐水火腿。具体应用时, 由于考虑在肉肠的生产、加工过程中肌肉蛋白质同样具有乳化特性,故添加酪朊酸钠的目的,主要是, 一方面节省用于乳化脂肪的肌肉蛋白质,使其进一步提高肉制品的感官和营养质量;另一方面则是增加利用动物的可食资源, 如脂肪、皮、腱等组织。操作技术上, 则既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直接添加,也可先将其与脂肪、水等预制成一定的乳化液再行添加。为扩大食物资源的利用, 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,多采用预制乳化液的方法, 而这又多用于肉糜类产品之中。
要制备好乳化液, 应根据所用酪朊酸钠的乳化、增稠性能来选定酪朊酸钠和脂肪(肥肉)、水的配比关系。通常,l份酪朊酸钠约可和6份脂肪、6份水(1:6:6) 制成稳定的乳化液。经过改良而具有高乳化、增稠特性的酪朊酸钠则可使这一比例关系达到l :l0 :l0以上, 仍可制成稳定的乳化液。此外,如果再增加猪皮的利用, 经生产实践表明, 这一比例关系还可改为, l份酪朊酸钠,l2份肥肉,5份熟猪皮和l5份热水。可制成稳定的乳化液,并应用于低档肉肠的生产。猪皮的添加, 既扩大了肉肠中食物资源的利用。而且还增加了肥肉的利用, 却又降低了产品中脂肪的相对含量。此外, 由于猪皮中胶原蛋白的作用,可增强乳化液的乳化、增稠特性,使产品符合一定的感官要求。至于配方中脂肪,既可用猪脂, 也可用牛、羊脂及禽类脂肪。将lkg酪朊酸钠、10kg肥肉、5kg猪皮、4kg鸡皮和14kg水进行乳化, 后加lkg食盐。一共制成35kg乳化液。仍很稳定, 并应用于肉食品生产。
上述乳化液主要应用于罐头午餐肉和肉肠等乳糜类产品的制作,它们均可在其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将预制乳化液按一定比例(如占原料肉的5%~ 20%)在对原料肉进行斩拌时添加, 由于所用乳化液配方和乳化液所占原料肉比例的不同,以及其它工艺配方等的差别, 可分别制成高、中、低档不同的产品。通常, 乳化液中肥肉和水的比例较高,且乳化液所占原料肉的比例也较高时,则产品的档次较低。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对低档产品而言,上述乳化液中脂肪和水的比例也不宜过高,乳化液所占原料肉的比例亦不宜过大,尤其还应按季节的不同有适当调整, 如夏季天热,上述比例均应有所降低,否则产品弹性不够, 口感差, 且易渗油。至于制品因添加大量脂肪、猪皮和水后,对其色泽、风味等的影响,则应适当添加一定的着色剂和香精等使之完善。
主营行业:食品添加剂 |
公司主营:食品添加剂--> |
主营地区:河北 |
企业类型:个体经营 |
公司成立时间:2021-04-26 |
经营模式:贸易型 |
公司邮编:05600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