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造四川铜币现在的市场价值是多少
“四川铜币”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产物。1911年12月发生“成都兵变”,以尹昌衡、罗纶为正副都督的四川取代了成立仅12天的大汉四川。新的四川成立之初即面临着需用日繁、度支日绌的财政困窘局面。迅速接管了四川成都造币厂,决定铸造“四川铜币”以应急。民国元年(1912年)4月,四川成都造币厂奉四川之命,开模铸造“造四川铜币”(也称“汉”字铜元)
军造四川铜币自1903年六月开铸,至1935年十一月法币先流通才逐渐退出流通领域。1900年,在广东开铸圆形无孔铜币(铜元)。次年,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造。四川省在成都设四川铜元局,铸造当五、当十文面额铜币,七月增铸当二十文铜币。1912年4月废止大清铜币模板,改铸“汉”字铜元,有当10文、20文、50文三种面额。1913年,增铸当100文、200文的铜币。因铜币反面中央大圆圈内为一篆书“汉”字,“汉”字底有数十条横直纹,因而也称之为“汉”字铜元。
四川铜币因其系金属所铸,制作数量比纸币少得多,加上民国时期社会动荡,解放后兑换,品相好的真品存世所剩很少。可以预见,这种机制币必将成为收藏界的一匹蓄势待发的黑马。从近几年国内古玩私下交易市场和海外拍卖市场成交数据可以得知,不仅价格高,成交数量也在上升,证明现在海内外收藏群体已经开始关注并收藏投资,未来价格会更一步上升。
查看全部介绍